你的位置:顺盈 > 业务范围 > >印度海军为什么执着于拥有多少航母呢?为了实现目标当了多少次大“怨种”
热点资讯
业务范围

印度海军为什么执着于拥有多少航母呢?为了实现目标当了多少次大“怨种”

发布日期:2024-06-08 04:09    点击次数:89

要知道,在军火贸易界,印度的名气可是响当当。

只不过这种名气对印度来说并不光彩,因为各国都知道,印度是除了名的军火大冤种。

可是印度好歹是世界经济前五,怎么混到了大冤种这个份上了?

这就要从印度的“光荣历史”说起了。

1 冤种?冤种!

要知道,印度在冷战结束后,几乎继承了英国在印度的所有陆军力量,在南亚也是一霸,几乎没有对手。

所以对军备发展并不怎么上心,再加上冷战期间印度游走于两大阵营之间,军事援助都拿不完,根本没怎么想着军购的事。

但是冷战结束后,在“变成世界军事大国”的美好梦想激励之下,印度开始大肆购买武器,很快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打响了名头。

开始向着冤种名号狂奔,搞出了很多令人见之伤心、闻之流泪的奇葩往事。

第一,1块钱买航母。

1块钱买航母的故事有一个背景,那就是印度曾经割了俄罗斯的韭菜。

我们都知道,在苏联时期,印度虽然打着不结盟的旗号,但其实一直在和苏联眉来眼去。

苏联不仅向印度援助大量军火,而且向印度提供了大量工业化转移,比如米格21的维修厂、化肥厂、钢铁厂等等,高峰期苏联的援助项目和贷款占据了印度工业产值的17%!

这批工业援助价值100亿卢布,由苏联历次对印度的贷款支付。

但还没等印度把这笔钱还完,苏联就解体了!

印度很开心,债权人都没有了,那自然就不用还了嘛!

可是没那么简单,俄罗斯和苏联的大部分加盟共和国扯皮两年,最终在1993年形成了一份最终债务处理方案《零点协议》。

根据协议,苏联所有债务由俄罗斯承担,其他国家不再承担苏联债务;

但与此同时,苏联散布于全世界的债权,也归俄罗斯所有,其中也包括对印度的债权。

印度当然不想还钱,但俄罗斯说不行必须还,双方扯皮一直撤扯到1994年,印度迎来了一个绝佳良机。

在1992年的时候,俄罗斯开始搞休克疗法,放开90%的消费品价格和80%的生产资料价格。

一开始效果还不错,可是没过多久,俄罗斯经济就急转直下,卢布疯狂贬值。

1991年的时候,1美元可兑换0.9卢布,到了1994年11月25日,卢布已经贬值到1美元兑3235卢布。

也就是说俄罗斯的百万富翁,身家其实只有300美元了。

印度一看,天助我也!

100亿卢布的外债如果按照3000:1的价格来换算的话,只有300多万美元了!

于是印度开始大肆在国际市场上买进卢布,然后拿来向俄罗斯还债,一下子就把钱还清了。

印度人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,万万没想到,两国交往不是一锤子买卖。

你坑了俄罗斯,不怕俄罗斯坑回来么?

别急,俄罗斯的报复马上就到。

过了几年,印度的首艘航母、50多年舰龄的维克兰特号实在坚持不住,不得不退役。

这就给印度的海军造成巨大实力真空,迫切需要采购新航母。

可是印度自己是没有造航母能力的,国际市场呢?

当时有造航母能力的国家只有三个(美英+俄罗斯半个+法国半个)。

美国当时正因为印度搞原子弹的事对印制裁,不会卖给印度,英国航母自己都不够用,法国自己的戴高乐航母都搞不定,那么只能找俄罗斯了。

当然俄罗斯自己也造不出来,但是把苏联时代的旧航母修一下还是没问题的。

巧了,当时俄罗斯刚好有一艘4万吨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正愁咋办呢。

戈尔什科夫号是苏联的基辅级航母,严格来说不算航母,只是一艘载机巡洋舰。

和中国天津公园里的那一艘基辅号航母是姊妹舰,主要搭载垂直起降飞机,没有起飞甲板。

苏联解体时,戈尔什科夫号被分到了俄罗斯,但是在1994年的一次航行中,戈尔什科夫号的锅炉炸了,死了28个水兵。

经过测算,想要修复需要30亿卢布(新卢布),但俄罗斯那时候正是最穷的时候,哪有钱修?

于是戈尔什科夫号就一直停泊在北摩尔曼斯克的船厂,处于休克状态。

印度人就动了心思,在其他国家都提供不了航母的情况下,要不把这一艘航母买来改装一下加个飞行甲板,凑合用吧。

于是1998年,印度派了一个代表团到俄罗斯去洽谈买航母事宜。

当时的俄罗斯一看,天堂有路你不走,地狱无门你闯进来!

正愁贬值卢布还外债的仇没法报呢,没想到你自己送上门来了!

于是,在迎接印度代表团仪式上,俄罗斯给足了印度人面子,专门组织了一次海上阅兵,各种舰艇倾巢出动,其中也包括威风凛凛的戈尔什科夫号。

但是印度人万万没想到的是,这艘戈尔什科夫号是被水下的钢缆由拖船拖着前进的.....

现在知道为啥安排那么多船了吧?

就是为了遮挡拖船的......

成功把印度的胃口吊起来之后,俄罗斯出价了,1美元。

印度人还没来得及高兴,俄罗斯又提出,现在这个航母没法直接用,需要加装飞行甲板和必要的维护,一共要9.47亿美元。

要说这个价并不贵,可是占便宜上瘾的印度人提出,最多5亿美元!

但俄罗斯并不同意这个报价,双方谈判陷入僵局。

2000年,普京访问印度,大笔一挥,为了俄印友谊,航母免费送,维修只要5亿。

但条件是印度再出9亿费用,把米格29K舰载机捆绑出售!

印度喜出望外,一揽子项目最省心,于是很快和俄罗斯签了合同。

但印度忘了一条真理:免费的才是最贵的。

签了合同,交了钱,印度满心欢喜地开始等航母。

可是左等又等,航母都不见动静,就去找俄罗斯,一看,航母还没动呢!

愤怒的印度质问俄罗斯,但俄罗斯振振有词,给了一大堆理由:

第一,虽然航母不要钱,但改装的确是需要花钱的!但我现在没钱。

第二,我也想赶紧开始改造,但是对不起,这艘船的建设厂在乌克兰,我现在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没有相关的设备,造不了。

第三,因为船是乌克兰造的,俄罗斯的北方机器制造局缺乏相关的图纸,原来报价的时候没想到改造工程量这么大,你付的仅够航母清理费用和外部改造费用。

印度炸了,那船我不要船了,还钱!

俄罗斯表示,对不起,钱已经花了,拆除甲板上的反舰导弹、防空导弹不要钱吗?

增加机库拆掉旁边的舱室不要钱吗?

加装拦阻索不要钱吗?

最关键的是,原来的锅炉已经废了,我又从乌克兰给你买了一个新锅炉回来,不要钱吗?

总之,要退钱,没门。

印度人陷入了两难,放弃吧,10亿美元预付款就没了,不放弃吧,这航母俨然一个无底洞的样子......

最终印度还是咬牙又付了4亿多美元,想着让俄罗斯赶紧开工。

但是,印度人还是太天真了,俄罗斯一看印度的竹杠这么好敲,不再敲一下,怎么报当年的债务之仇?

于是,这艘航母彻底成了印度的噩梦,俄罗斯一打电话过来,印度就打哆嗦:

电缆少算了,加钱!

设计方案要改,加钱!

拦阻索强度不够要重新研制,加钱!

印度人怒了,你们这也太过分了吧!

坚决不加了,要求按合同履行。

俄罗斯则很淡定,哎呀,这船我看着越看越喜欢,刚好我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老旧了,要不我自己留下来用吧。

那印度不就相当于花了几十亿美元给俄罗斯造了一艘航母么?

这么多钱都砸进去了,也不差这一点了。

就这样,印度就像一个进入杀猪盘的冤种,总想着赶紧套现离场,但套现的日子却迟迟不到。

结果到了2008年交船的日子,印度的航母还不见影子.....

为了安抚印度人,俄罗斯派了一个代表团访问印度,为印度带了一个礼物——一幅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的油画。

古有画饼充饥,今有画船充饥啊!

这时候印度其实已经麻木了,算了,累了,毁灭吧......

就这样,一路加钱,终于在2012年,印度总共付出29亿美元之后,航母总算建好啦!

可是印度人兴冲冲地拿来试航的时候,轰的一声,锅炉炸了,经过检查,8座锅炉坏了7个......

咋回事呢?

是俄罗斯在改装的时候,找不到原装动力系统,只能从乌克兰进口了柴油机替换了原来的重油机,顺带把原来的苏联隔热石棉瓦换成了隔热砖。

可是俄罗斯很快就发现,锅炉全速运转时柴油机热量远高于重油机热量,超过一定值就会炸。

所以俄罗斯在试航的时候,一直以50%功率运转。

哪想到印度人开回家后玩飙车啊,结果不负众望地炸了。

对此,俄罗斯甩锅说,是中国产的隔热砖质量太次,撑不住高强度的锅炉运转才炸的。

锅炉的位置比较靠下,要想修,就要切割甲板,可印度又没这个实力,只能再万里迢迢开回俄罗斯维修。

就这样,俄罗斯又含泪赚了一笔维修费。

还好,俄罗斯这次比较良心,维修费多少就多少,没再搞临时加钱的事。

最终在2013年11月把航母修好了。

就这样,印度花了30多亿美元,延误了整整五年时间,总算拿到了这艘航母。

经历了这一次被宰的经历,你以为印度会吃一堑长一智?

不不不,那就不是印度了,很快第二个杀猪盘就来了。

第二,2.4亿买飞机。

中国的歼20诞生的时候,印度压力很大,为啥?

因为这是亚洲第一架自产隐身机,而隐身机对非隐身机是拥有代差的,一旦打起来印度将毫无还手之力。

所以印度也想要自己的隐身机。

看了一圈,好像也只有俄罗斯在搞自己的T50项目(也就是现在的苏57),于是印度就说,能不能让我加入一下啊,我出钱。

俄罗斯正愁没那么多钱搞研发呢,爽快答应了,印度人把这个项目称之为FGFA计划。

印度人看不出来俄罗斯利用印度资金搞研发么?

当然能看出来,但印度还是觉得,研发参与进来了,没准就能学到五代机的研发技术呢!

可问题是印度人很快发现,俄罗斯藏得真深啊。

参与研发的印度人只是分到了一些子系统的研发,对整个飞机的研发完全不了解!

钱花了不少,技术一点也没学到!

这次印度人聪明了,知道再下去又会是个无底洞,就果断退出了研发。

但此时,印度已经花了12亿美元了。

退出FGFA计划,那飞机的问题咋解决啊?

巴基斯坦已经装备F16和枭龙了,而印度的主力苏30和幻影2000,已经被巴基斯坦摸的很透了(中国有苏30,巴基斯坦也有幻影3)。

必须要搞一种新的飞机!

这时候法国人找上门了,我家的阵风咋样?

除了不能隐身之外,其他性能都很好,堪称四代半!

印度经过评估和飞行试验,觉得阵风战斗机还不错,关键是原来飞法国幻影的印度飞行员,现在改飞阵风毫无压力。

于是就开始和法国人谈价钱,法国人说,9000万欧元,不讲价。

印度人觉得有点贵,但法国人给出了印度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:

给18架现货,剩下108架,由法国传授技术,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自己组装生产!

买飞机送技术?还有这种好事?

印度人很开心,也完全符合莫迪高喊的“印度制造”目标。

但在对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调查后,印度发现,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根本不具备制造阵风的能力。

如果非要制造,必须要从法国采购大量的设备,折算下来,每架飞机的成本,要飙升到法国产的2.7倍!

于是,印度放弃了自产飞机的计划,把整个合同从126架,砍到了36架。

这一下子法国人不干了。

我们都知道,飞机这种不可能大批量生产的东西,每架都要分摊进去研发成本和设备成本的。

在前期投入一定的情况下,生产越多,飞机单价越低。

可是现在印度人一下子砍了90架,那自然就没法按9000万欧元成交了,必须涨价!

印度人也不干,你当时都说好9000万欧元的,现在怎么变卦了?

于是双方扯皮扯了整整八年,最终在2015年,这场马拉松采购才结束。

合同总价78亿欧元,一共购买36架阵风战斗机。

这么算来,每架阵风价格高达2.16亿欧元!约合2.4亿美元一架!

这可离了大谱了!

要知道,哪怕是五代机F35,也才1.2亿美元一架啊!

这一架四代半战机的钱,都够买两架五代机了!

印度被宰了,也没办法,谁让印度自己生产不了呢?

事情还没完,等啊等,又等了五年,印度人终于迎来了首批5架阵风战斗机。

但是很快有人发现,这些阵风飞机的垂尾顶部和根部,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油漆脱落!

再仔细观察一下,发现主翼翼根下的轮廓灯和部分传感器未安装!

显然,这些阵风战斗机是减配的,而且不排除是法国空军的二手飞机的可能。

敢情印度人花了78亿欧元买了一堆低配的二手货?

第三,3倍价钱买预警机。

上点岁数的网友应该都听过90年代的费尔康预警机事件。

当时中国空军急需预警机来弥补国内地面雷达的视野盲区,但因为当时技术有限,只能选择进口。

当时中国选中了以色列在俄罗斯伊尔-76平台上改装的费尔康预警机,但因为当时美国横加阻挠,以色列撕毁了合同,还向中国赔付了违约金。

痛定思痛的中国只能自力更生。

没过几年,就推出了自己的空警2000预警机,长得和费尔康预警机一模一样,你说气人不?

当然,这事还没完,当时中以的合同有4架,除了1架已经交付中国外(后来拆除了雷达飞回了俄罗斯),剩下3架已经开始改装了。

如果没人要,以色列可就砸手里了。

这时候,印度来接盘了,花了11亿美元把剩下的3架预警机买走了。

印度人很开心,但是万万没想到,中国当时签订的合同是2.5亿美元1架,现在印度11亿美元买3架,已经是贵了50%以上了!

以色列通过这一笔合同,不仅没赔钱,还把向中国支付的违约金都赚出来了。

用了几年,印度对费尔康的性能还算满意。

但3架太少了,无法做到24小时轮换在空中值班,所以想再采购2架同型号预警机。

这时候,俄罗斯又作妖了。

和上次采购不同,上次是以色列找俄罗斯买伊尔76,加装雷达后卖给印度,但这次印度需要和以色列和俄罗斯分别签合同。

印度人可能觉得,这样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了。

可万万没想到,俄罗斯竟然坐地起价了。

说伊尔76可以卖给你,但对不起,价格翻3倍!达到了2亿美元一架!

虽然印度国内对俄罗斯的坐地起价很不满,但是形势比人强,最终印度还是答应了俄罗斯的条件。

专门拨款10亿美元来执行这个预警机项目,这样算下来,每架预警机的价钱都要超过5亿美元!

所以在国际军火界,已经有了一个不成文规定,只要是印度买,价钱直接翻倍就好!

俄罗斯、法国、以色列都宰过印度,美国怎么可能独善其身?

2011年,印度采购10架C-17“环球霸王”Ⅲ战略运输机,主要是想依赖其超强的战场起降能力,在中印争议的拉达克地区简易机场起降运送军火和物资。

但是这笔合同总价,达到了惊人的41亿美元!

合每架飞机4.1亿美元!

同款飞机美军自己采购什么价呢?

1.5亿美元。

卖给盟友什么价呢?

澳大利亚1.9亿,英国2.2亿。

还有阿帕奇直升机,美军采购价3000万美元,卖给印度1亿美元。

M777榴弹炮,美军采购价150万美元,卖给印度500万美元。

更不要说1200万美元的捕食者,卖给印度要8300万......

嗯......怎么说呢,也许美国人更会做生意吧......

2 冤种之命

有人好奇,印度难道就这么伸着脖子被宰?自己就不知道想办法省点钱?

其实吧,被宰的情况印度人也一清二楚,但实在是这个冤种之命是印度立国时候就带来的,没法改变。

第一是野心。

我们都知道,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,被殖民了300多年。

虽然最后也获得了独立,但是印度这种独立是靠着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才实现的,并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。

所以和那些经过残酷战争洗礼而获得独立自由的国家完全不同。

比如中国,解放之后深知被外敌欺辱凌辱有多惨,所以中国秉持的是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。

可是印度呢?

就像一个被莫名其妙禅让登上皇位的孩子,他所看到的,是大英帝国的如日中天,是不列颠人的傲慢霸道,是日不落帝国在全球所向披靡的攻城略地。

所以不由自主地向曾经的那个强者学习,却忘了自己其实只是这个强者征服的民族之一。

所以印度开始不知不觉地既传承了英国的衣钵,把英帝国的殖民思维和霸权主义使用到印度的国家战略上。

就像印度的开国总理尼赫鲁所说的:印度现在的地位,是不能够屈居二流国家行列的,要么威震世界,要么销声匿迹。

所以印度独立之后,俨然成了南亚一霸。

东征西讨,占领了克什米尔大部分地区、达曼群岛、锡金王国,把尼泊尔、不丹变成印度事实上的“保护国”,还发动三次印巴战争,肢解了东巴基斯坦。

印度的目标,是西边压制巴基斯坦、北边压制东方大国、东边压制孟加拉国,南边把印度洋变成印度之洋。

甚至还要保持对中东开展军事行动的能力来保证能源供应,最终和美国一样跻身于世界霸权之列。

这就是印度的“地区有限威慑”战略思想。

可问题是你要威慑,肯定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啊!

可是印度有么?

没有。

印军脱胎于当时殖民政府的英印军,本来都是二战的炮灰部队,属于轻装步兵师。

独立的时候坦克都是二战型号,飞机也都是螺旋桨飞机,

这种装备放在南亚,和南亚小国菜鸡互啄还凑合,拿来对抗中国都困难,别说争霸世界了。

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,中国干脆利索地打赢了战争。

不仅击毙和俘虏印军八千七百多人,此外还缴获了相当规模的军用武器和设备。

但最后,中国把这些武器都还给了印度。

当时的将领回忆,这些枪支弹药又杂又烂,除了一架米6直升机还有点价值之外,其他都还给印度了。

这场战争给印度打出了心理阴影,到现在也没缓解。

印度虽然拼命地扩充军备,但因为印度实在太穷,再加上军事力量复杂和臃肿,导致现在印度的装备水平和它的野心完全不相匹配。

2010年的时候,在印度空军庆典上,印度空军参谋长就曾公开说,将近一半的武器设备已经趋于落后。

《印度时报》也曾报道过,印度陆军子弹匮乏、武器老旧、防空系统滞后等问题。

还有一位印度高级将领透露,印度军队41%的装备非常陈旧,只有12-15%是最先进的,到2030年,这一趋势不太可能改变。

所以印度想实现其“地区有限威慑”,不再被中国时时处处都压一头,那就必须迅速、大量地更新武器装备。

此外,莫迪靠煽动国内极端民族主义起家,但面对民族主义高涨,莫迪也有点骑虎难下。

击败中国当口号喊喊可以,但真要打,是打不过的。

但是如果对中国服软,又无法向民族主义情绪交代。

所以莫迪只能通过从国外进口军备,来制造一个“军事强国”的幻境,用以安抚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者,消弭一些对自己的谩骂声。

只要有这种内在需求,那么国际军火商根本不愁从印度赚不到钱。

军火这种东西不像买白菜,这家贵了可以找别家买,而是牵扯了很多和政治有关的因素和限制条件,选择余地并不大。

在军火贸易处于卖方市场的时候,被宰也就是正常现象了。

第二是印度工业实力实在太差。

要说强国梦这种事情,其实谁都有,区别就在于咋实现。

印度独立时候的工业基础,其实比当时中国还是强很多的。

铁路里程达到了近65000公里,而中国1990年也不过58000公里;

还有钢产量,新中国建国时,中国钢产量只有6.3万吨,而印度的钢产量已经超过127万吨。

按道理来说,有这个基础,印度发展工业应该顺风顺水,远超中国才对。

可是事实上呢,印度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。

本来靠着国营模式也的确搞出了一些工业基础,但到了1991年,印度开始市场化改革。

跳过传统的“农业-工业-服务业”发展模式,直接进入“农业-服务业”模式。

这样一来,本来就薄弱的工业链条,就彻底失去了发展动能。

工业是一切的基础,工业不行,一切都不行,军工当然也包括在内。

军工是一个特殊的领域,不是价格敏感型,而是技术敏感型和工艺敏感型,需要一点一点持之以恒地探索和积累。

投入巨大的巨大人力物力,建立相应的研发体系、生产体系和测试体系,然后才能生产出高精尖装备。

这一过程非常艰难,就算中国,也花了几十年之久,现在才小有成就。

可是印度呢?

本来工业基础就不完善,就算有自己研发武器装备的雄心,但受限于工业链条的不完整,进度不是被这个项目卡住,就是被那个项目卡住。

印度阿琼坦克造了30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最后还是靠进口的子系统才勉强让坦克能用。

国防需求是硬性需求,靠自己造不出来或者不能及时造出来,那就不用了吗?

当然不行,可没准要亡国的!

那就只能找外国买了,这时候中印的环境差距就体现出来了。

你以为中国不想买吗?当然想,可是西方国家先是巴统,后是瓦森纳协议,把中国的军火进口之路堵了八成。

中国无论是想从西方国家购买现成军火,还是购买可能被用在军事上的技术,都受到限制。

可印度就不一样了。

印度毕竟是“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”,再加上拉胯的工业基础,一直未被西方视为主要威胁,所以并不在瓦森纳协议的名单之上。

所以和中国被迫自力更生不一样,印度无论想买啥就能买到。

这样谁还会为了提升军工技术,花上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打好基础,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?

这样成效太慢了,无法给印度政客带来及时的政绩。

所以虽然印度一直嚷嚷着推进装备国产化,但是长期外购累积下的路径依赖,以及薄弱的军事工业基础,让印度心有余而力不足,只能继续含泪买买买。

对出售国来说,反正印度自己造不出来,那我说啥就是啥,说啥价就啥价。

你要是嫌贵,对不起,有本事你找其他人买,没准比我还贵呢!

第三是印度政府腐败,军火吃回扣现象严重。

去过印度的人或者在印度经商的中资企业,都对印度政府的腐败和低效率印象很深。

其实印度军方也是一样。

在印度,军火采购是国防部负责,需要18个部门同意。

就算一个正常的采购合同,拖上三四年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。

如果不顺利那么拖上七八年更是家常便饭。

为啥要这样呢?

为了体现权力啊!

那么外国军火商要想快点挣钱,那不要“表示表示”?

当然,这都是正常操作,甚至还有主持军火采购高官的抬高采购价格,来获取更多回扣的奇葩事件,涉及政界高层。

比如80年代印度从瑞典采购火炮的交易。

印度花了13亿美元买了410门瑞典博福斯155毫米榴弹炮。

要说这个炮,在当时并不是十分先进,在竞标的过程中表现也并不出色,但仍然获得了最终的合同。

但是不久,就有西方媒体爆料,印度拉吉夫·甘地政府拿了瑞典博福斯公司4620万美元回扣!

这一事件引发了轩然大波,最终总理拉吉夫·甘地被迫下台,还输掉了1989年的大选。

印度政府都公然这么干,就不要说军方了。

比如2007年印法6艘鲉鱼级潜艇采购和技术转让合同中,有海军高级军官通过“中间人”拿了高达1亿美元的回扣。

还有印度采购苏-30战机期间,“一位印度空军元帅”接受了俄方的15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数十万美元的钻石。

当然,最离谱的还是印度和法国的阵风采购案。

前面说了,一架阵风的价钱,能买两架F35,这么明显的舞弊已经达到了侮辱智商的程度了。

所以在印度也一直有采购案涉嫌腐败的传闻,但印度军方一直以军事机密为借口,拒绝透露采购详情。

一直到2021年,法国在线杂志Mediapart曝光的一个线索,掀起了这个采购腐败案的冰山一角。

法国媒体报道说新线索“涉及离岸公司、可疑合同和‘虚假’发票”。

法国媒体经过调查发现,一个简称为“D”的法国公司(暗指阵风的生产商达索公司)向一家印度公司支付了1460万欧元用于购买军火零部件,并履行了相关保销和税务手续。

看起来商业合作很正常,但一个全世界都有名的军火公司,怎么会找印度这样的国家购买零部件?印度的零部件你敢用么?

经过调查,不仅达索采购的产品的价格相当高昂,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达索收到了相关产品,也就是说,这就是一个虚假交易。

简单来说,这个印度公司就是一个白手套,专门用来收达索公司给印军高官的货款的。

具体操作就是,印度高官和法国谈判的时候,抬高价格,让达索公司有更高利润,然后把这部分利润变成回扣,再返给印度高官。

但直接返钱太明显,必须把这笔回扣伪装成正常的资金往来,这就需要一个白手套来操作了。

此前就有传言,达索公司向中间人苏申·古普塔支付了至少750万欧元的“秘密佣金”。

巧了,这个收1460万欧元的印度公司控制方,就是苏申·古普塔。

现在知道为啥印度不买性能更优的重型机苏35,而买中型机阵风了吧?

因为利润空间大啊!

利润空间大,操作空间当然就大了!

毕竟苏35只要7500万美元,而阵风要2.4亿美元,只有买阵风,经手人拿的才更多嘛!

但是随后印度的表态就很有意思了。

Mediapart称,印度政府机构决定不追究此案。

显然这笔回扣只是冰山一角,万一追查起来,掀起更大的丑闻,那莫迪是不是要学拉吉夫·甘地下台?

有这种回扣传统的国家,印度买军火又怎么可能不被宰呢?

所以,无论是从野心来说,还是从实际条件来说,买先进武器都是印度的刚需,这种心态被大国把握,所以痛宰印度毫无悬念。

3 冤种的未来

当冤种不可怕,可怕的是当了冤种,也无法实现自己的野心。

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,军事现代化靠买是买不来的。

解放前,虽然国民党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,引进了大量军火,也购买了很多军工机械,但是一直到解放时,水平一直很低。

当时国内几个兵工厂如沈阳兵工厂、太原兵工厂等都只能生产少量机枪、步枪等轻武器,连迫击炮都造不好,更无法生产机械化装备。

弹药年生产能力也仅能达到1万吨,打仗只能大量依赖美援。

解放后,受困于封锁,除了一开始从苏联得到一些军事技术之外,其他基本全靠自己摸索。

搞改革开放后,中国打开国门,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,痛定思痛,曾经想过成批购买西欧的先进装备为部队实行换装。

比如当时的陆军想引进西德的“豹-2”坦克,海军想要英国在马岛战争中大放异彩的英国的42型驱逐舰并想引进技术改造051驱逐舰,空军则想购买F16和法国的“幻影”战斗机,甚至试飞都飞过了。

可是西方讲究利益的军火商,只想推销成品,不肯转让核心技术,要价又远超中国承受能力。

再加上社会体制不同,在维护保障和零部件供应领域随时可能会被西方国家卡脖子。

所以当时的聂帅说,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,不可能买来一个国防现代化。

所以中国选择了立足于自研为主,辅以引进部分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。

后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,科研投入的增加,中国每年都有一些重大的军工科研突破。

在航空、航天、船舶、兵器、军用电子、工程物理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。

这些技术又带来了十几年来中国军备水平的大爆发。

就是这种对军工自主的深深执念,中国才没有陷入“买-落后-再买-再落后”的怪圈,到现在为止,中国是军火供应国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。

印度不一样,印度这个国家堪称眼高手低的典范。

自身实力与资源与目标严重不匹配,又有侥幸心理,喜欢投机取巧,这种心态下印度屡屡碰壁,屡屡吃亏。

比如,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,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马上访问印度,给印度加油打气,并拉拢印度配合美国印太战略。

印度琢磨着,如果配合美国印太战略,没准就能在中美博弈中火中取栗捞取好处。

所以我们看到,印度不仅加入了美日印澳“四方安全对话”,而且在边境上保持了咄咄逼人的态势。

特别是从2020年冬天开始,一改过去大雪封山前就撤下来的做法,安排5万大军进驻拉达克地区与中国对峙,牵制中国精力。

要知道,在冬季雪山上驻守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要有保暖营房,要有高标号防冻柴油,要有防寒衣,要有防寒靴,要有高寒炊具,要有防雪盲眼镜等等。

可是印度啥都没有,只能现买,这不就又给了西方国家赚钱的机会了么?

连瑞典做登山帐篷的企业都赚了一笔。

所以我们在印度的照片中,经常能看到花花绿绿的帐篷,毫无伪装效果,不像是军队,反而像旅游团。

最过分的是美国。

2020年9月底,美国从陆军的战略储备中调出了11000套防寒服出售给印度。

但印度收到一看,这批防寒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军士兵穿过的二手货,破洞、掉色等现象普遍存在,甚至有部分多年没有洗过。

印度士兵被美国大兵穿过的、带有极重汗馊味的服装熏得够呛,纷纷上网吐槽。

更可怕的是,这种对峙不是一天两天,而是成年累月。

这些部队每天都要消耗海量的物资,除了防寒服装,还有粮食、油料等等后勤保障物资。

这些物资都要靠汽车走发卡弯公路一点一点运上去,一车油运完,就要烧掉小半车。

据统计,印度为了在边境维持巨大军事存在,每年要付出近200亿美元的沉重代价。

200亿美元啊!

这种巨大的消耗相当于印度军费四分之一!

印度为配合美国印太战略,付出如此大代价,但是印度得到了什么呢?

什么都没有。

军火?

美国倒是向印度提供了72500支Sig-16突击步枪,解决了寒冷地区印度英萨斯步枪不堪用的尴尬局面。

但是这些枪,是印度花钱买来的,总共花了9亿美元,相当于一万多美元一支枪。

而更好德国HK416,也才3000美元一支。

显然,印度又被宰了。

援助?

2021年印度爆发第二波疫情,连续多天确诊病例超过20万,火葬场焚化炉烧坏,印度医院呼吸机、氧气、疫苗、防护服,药品等医疗物资严重短缺。

可印度紧急向美国求救,要求提供防疫物资和疫苗的时候,却遭到美国的拒绝。

因为美国要优先保障国内需求,即使库存暂时不用,也不愿意提供给印度。

贸易?

原本印度计划利用西方国家与中国脱钩的机会,与美国签订自贸协议,抢占中国的海外市场份额。

但很快拜登泼了印度一盆冷水,美国告知印度,美国拒绝与印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,并表示“美方已经对印度不感兴趣了”。

你看,印度想玩投机,但最终鸡飞蛋打,成为一个大冤种。

现在印度还能勉强支撑,可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停滞和衰退,对主要靠出口创汇的国家可以说是巨大打击。

印度把美国当作重心,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越来越高,结果美国需求萎缩,直接把印度的出口带崩了。

2021年,印度有外汇储备5698亿美元,到了2022年12月1日,印度外汇储备已经降至5299亿美元了。

印度外债总额则超过了6000亿美元,严格来说印度已经资不抵债了。

要知道,印度是个对外依存度极高的国家,特别是能源,石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,甚至煤炭都不能自给。

如果陷入外汇危机,卖煤发电的钱都没了,那么哪还有更多的外汇用于采购武器?

已经在履行的合同,西方国家必然也会要求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。

这就会给印度军队的装备建设带来极大困难,甚至一些王牌武器能否正常运转,都还是未知数。

当军事强国的画皮被戳破,原本靠军火和民族主义支撑起来的大厦就会土崩瓦解。

所以,印度想要成为和中国一样的大国,这本不是错,错的是印度太不踏实。

不老老实实发展自己工业,从零开始扎扎实实搞军工自主,总是期望投机取巧买买买撑起“有声有色”大国形象,那么只会成为大棋盘上的棋子,当不了棋手。

如果印度再不改变这一切,那么就算买再多武器,注定还是会碰得头破血流,延续大冤种的命运。



上一篇:小米MIX Fold 4通过认证 支持天通卫星通信和5.5G
下一篇:乌克兰副外长跑到北京,希望中方“走一趟”,中国是真不想去
友情链接: